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国家教育部
国际刊号:1008-8105
国内刊号:51-1569/C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2410 人次
 
    本刊论文
影视制作人员技术素质研究_电子技术

  论文摘要:根据当前电视行业现状,立足于行业目前具体发展方向和专业素质要求,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素质是“硬件”和“软件”及其关系三个方面的总体要求,本文对新媒体影视制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论文关键词:技术制作,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剪辑,误区问题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电视节目的制作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目前的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日臻成熟,但非线性编辑已经逐步代替传统的线性编辑模式已成定局,与此同时呈现出的也有诸多的不足,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地方台电视工作人员的能力更是堪忧,有些人甚至是“旁门左道”,严重跟不上工作需求。作为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其素质的高低将很直接体现到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

  电视是基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是电视事业腾飞的基础,而艺术创新对电视技术发展的要求是始终伴随着电视技术同步发展的,这就对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就包含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处理和艺术创作两个部分。也就是“硬件”和“软件”技术。

  一、制作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

  电视节目制作由前期制作、后期制作两个部分构成。而电视技术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许多操作使用直接应用了电子技术,如音响系统的配接,灯光系统的运用,前后期电子制作设备的连接,信号系统的分配、切换、传输、接收,现场直播的技术方案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方面的人员来操作。同时,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结合,直接促进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前期硬盘摄像机到后期二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虚拟演播室等,它们都直接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的相互结合,而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的发展方向之一的网络化则更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特别是在电视技术数字化的趋势下,对影视制作人员的硬件运用水平的要求将显得越发突出和重要。

  二、制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软件操作水平和其它相关技能

  从一个电视节目完整的制作流程来看,其中涉及到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计算机平台的运用,还有众多具体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下的软件需要掌握甚至精通。

  常用非编软件,如广播级非编ME系列和D系列、中映、索贝以及经常用到的FinalCutPro、Speedrazor2000等等,这些都是主流的广播级非编系统软件,需要板卡支持,对于硬件的要求比较高,甚至苛刻。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无需板卡支持的专业级非编软件,即“纯软”,如Adobe旗下的PremierePro有着成熟的产品理念和非常大的使用群体,是诸多专业人士的手中的“利器”,在后期制作的效果上丝毫不亚于其它“非纯软”,也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非编软件,现在国内最主流的中科大洋软件,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吸收了EDIUS的整体理念并进行了发展。

  然而仅仅掌握了这些非编软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节目制作当中,会用到很多方面的东西,如图片、音频的处理,以及节目制作中非常重要的节目包装问题,Adobe旗下的PS\AU\AE便是首选的辅助软件,不仅彼此间有极高的互通性,而且与其它各类的非编系统之间也能无缝兼容。

  在这些软件的运用当中,需要重视软件本身的熟练应用,做到运用自如。同时,能很快地解决节目制作当中的各种问题,而这些正是节目制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和深入探求,积累经验,为今后工作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三、电视节目制作的五个误区

  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常常因为一些概念性的错误,导致原本“完美”的电视画面出现一些瑕疵,甚至严重影响节目的播出质量。

  (1)场优先问题

  电视使用的PAL-D制采用的是隔行扫描方式,隔行扫描时电子束首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扫描所有的单数行形成一场图像,然后电子束又回到顶端,再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扫描所有的双数行形成另一场图像。这两个垂直方向交换显示的扫描场构成每一帧完整的画面,其中每个扫描场只包含扫描图像总行数的一半。我们把其中一个扫描场全部是单数行的称为奇场或上场;把另一个扫描场的全部是双数行的称为偶场或下场。对于PAL制信号来讲,每秒扫描50场即25帧。

  由于隔行扫描存在奇偶场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节目制作时没有“场”的意识,把奇偶场的顺序弄反了,对最终作品的输出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品在监视器上播放时会出现抖动,变形,边缘不清晰等现象。那到底是奇场优先,还是偶场优先呢?不同类型的视频编辑卡,场的优先顺序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要将采集的视频内容导入视频编辑软件中,查看其属性,即可知道哪一场优先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永远用同一类型的卡采集素材,则只需要检测一段并记住它(upper或lower),后面的素材就可以跳过检测直接设置你认为正确的即可。但对不明来源的素材(比如别人做的带“场”的三维,另外的采集卡采集的视频素材),仍然需要检测。

  以前场的问题只有从事节目包装的工作人员才会遇见,现在随着支持多格式混编的非编日益普及,一般的制作人员也将遭遇类似问题。

  (2)声道与音轨问题

  非编软件的音频轨道与声道不是一个概念,初学者易将其混淆。有的软件为了使用的方便,将音轨1与声道1,音轨2与声道2相对应起来,因此有的用户错误的认为音轨1就是声道1,音轨2就是声道2。其实对于任意一条音轨的音频都可以同时输出到声道1和声道2。以大洋公司的DY-3000为例,它同时支持四路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由于每一路视频都可以对应四路音频,在进行V1和V2两轨视频素材制作时共有八路音轨,即A1~A8,在系统默认情况下A1和A3对应OUT1通道、A2和A4对应OUT2通道、A5和A7对应OUT3通道、A6和A8对应OUT4通道,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行修改使A1~A8都可以同时对四路输出产生作用。

  (3)像素比问题

  电视的像素比与计算机的像素比是不一样的,这就会造成在计算机上显示的正圆在电视上成了椭圆。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要弄清几个概念。

  像素:像素是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实际上像素也是由一些更小的点(dots)组成的,不过我们在进行图像处理时,把它作为最基本的单位。

  像素比:像素比是指一个像素的长、宽比例,也可以理解为组成像素的点在纵横方向上的个数比。计算机产生的像素永远是1:1的。而我们电视使用的PAL-D制的图像像素比约等于1.07。也就是说,在显示器上一个10像素×10像素的图像,在电视上成了10.67像素×10像素图像,相当于把水平上的像素“拉长”了。这样一来原来的正方形变成了长方形,原来的正圆变成了椭圆。在制作电视节目时发现这种情况,不要盲目地去更改原先素材的像素比,只需在编辑软件中做相应地调整就可以了。

  (4)多格式混编问题

  现在流行的视频文件的编码格式可谓形形色色,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视频文件从一台机器拷贝到另一台机器后就不能正常播放的问题。虽然表面上文件的扩展名相同,但他们却有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编码格式。比如经过M-JPEG编码生成的文件格式为。AVI。采用VCEG标准生成的文件后缀也是。AVI,采用MPEG-4技术压缩的视频文件还是。AVI。采用不同格式编码的视频文件在播放时也要求有相应的解码软件。只有正确安装了所需要的视频编、解码器才能正常打开。这些不同编码方式的有着各自的优越性。近来许多非编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多格式混编产品。多格式混编带来编辑的随意性和灵活性,使我们的创意突破文件格式的限制而得到自由延伸。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这些“混编”混为一谈。有的厂家虽然声称自己的非编支持多格式混编,但实际应用中却有许许多多的限制,有的不能在同一故事板上使用不同格式的素材,要使用其它格式的素材需要对系统进行一些参数的设置,而在重新设定的参数下原先的素材又不能用了。还有的虽然在同一故事板上使用不同格式的素材,但是软件要求你不能在同一时间线上使用不同格式的素材。

  (5)显示器与监视器的差异问题

  人们常被电脑显示器中看到的内容所迷惑,特别是在使用电脑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时候,会把显示器中看到的结果,误认为就是监视器上的最终显示效果。其实电脑显示器与监视器在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显示器本身主要是为“静像”服务的,其主要是用来显示图像和文字及特殊应用环境下的坐标,严格来说显示器并不擅长表现移动的影像。而监视器是专门为动态影像设计的,它并不强调显示器的点距或垂直刷新率等概念,而是苛刻的强调对色彩的识别和辨识能力,要求对影像的表现绝对中性、自然、准确,广播级监视器不允许对影像和色彩有丝毫失真和偏色。

  由于电脑显示器与监视器在结构上的差别,因此他们对视频应用意义完全不同。除了上面提到的像素比问题,还有其它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电脑显示器与监视器所能表现的亮度(Brightness)差异很大,在电脑上感觉合适的亮度,在监视器上可能就会出现“过调”的现象。同样的道理太暗的画面在监视器上会看不清细节。其次,由于电脑的色域比较宽,很多在显示器上能表现的颜色在监视器上无法正确表现。此外由于两者扫描方式的不同,显示器上看起来正常的图像在监视器上还会出现“过扫描”、闪烁等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爱华,杨开。《节目后期制作经验谈》。2008.5.

  2 牛杰。《数字化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功用》。2004.

  3 黄鑫。《电视节目制作的同质化与规定性》。2008.

  4 张丽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信息科技。2009.

  5 于莹,蔡广艳。《对广播影视制作人员的要求及培养》。科技创新导报。2008 .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